学院网站 | 加入收藏

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作者: 时间:2020-03-16 点击数:

——书写“奋进之笔”确保圆满收官

(2020年2月28日)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

同志们: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既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也努力守好“停课不停学”的责任田,切实保障了全省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段时间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特别是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医学院等高校附属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以“最美逆行”奔赴疫区,以无畏精神与病魔较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还有无数普通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坚守岗位、踏实工作,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开展好线上教学、提供心理帮扶服务等,竭尽所能,忘我工作,让鲜艳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在这里,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们召开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省“两会”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认真总结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科学谋划2020年工作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施小琳部长、孙菊生副省长就开好这次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并认真审阅了工作报告。今天,施部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全省教育系统做好疫情防控和推进事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给予精心指导。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大家报告工作,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中国喜迎七十华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崭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亲临江西视察,给予我们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教育大会,描绘了新时代我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全省教育系统紧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概括起来,集中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以忠诚之心书写“政治卷”,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理论武装铸得更牢。四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省“两会”召开后,委厅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研讨。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举办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暨全省教育重点工作研讨班、高校党委书记暑期研讨班等各类主体培训班8期,组织4400名高校和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参加省级以上示范培训和专题网络培训。主题教育抓得更紧。委厅先后组织21次集中学习,收集172条意见建议,梳理出45个问题,整改完成38个问题。第二批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省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江西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水电气方面12个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出台基层减负19条措施,文件会议减少30%。深入推进“五型”政府部门建设,集中破解影响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难题工作获“省政府及时奖励一等奖”。党建基础夯得更实。各设区市教育大会成功召开,省、市两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并有效运转。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党建工作20项重点任务,推动健全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连续3年开展教育系统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监督推动7所高校完成巡视整改,强化全省学校全面整改、系统整改。推动完成省属高校20个软弱涣散党组织、50个党建主体责任缺失问题的整改。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配备,配备率达82.77%。落实高校党建“对标争先计划”,6个院系、24个支部分别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

(二)以奉献之心书写“育人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特色。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刘奇书记、易炼红省长等17位省领导带头进高校调研、走上讲台为学生上思政课。开展“十百千宣讲团”校园巡讲活动1460余次,覆盖师生46万余人次。全省高校广泛开展“青春告白祖国”宣讲活动,百万青年学生同上“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思政大课。红色文化教材进入大中小幼课堂工作有序推进,“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展演13场,被称为“流动的、生动的思政课”。我省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12人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成绩居全国前列。素质教育有声有色。创建了138所“五个一百美育工程”学校。13件作品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示,创历届数量之最,斩获14个一等奖。以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为抓手,丰富素质教育载体,宜春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儿童青少年近视得到有效防控,2019年全省总体近视率为47.8%,同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新余市被命名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文化育人创新创优。持续开展“三色文化”、法治教育和科学实验教育“校园行”活动,景德镇市和抚州市推进陶瓷文化、戏曲文化进校园。深入推进家校合作,出台了家校合作县、校示范标准,在弋阳召开了2019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等领导专家出席,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简报《教育工作情况》刊登推介我省做法。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建设卓有成效,4所高校入选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三)以务实之心书写“发展卷”,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奋进。持续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坚决落实省委主题教育期间聚焦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决策部署,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完成930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增加公办学位25万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公办园建设加快,全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42.74%,同比提高了12.8个百分点。赣州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萍乡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近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居全省前列;鹰潭市相关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报道。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升。推动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巩固提升计划》,选取6个县(区)开展督导评估试点,推进全省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落实《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大班额”比例达到省定规划目标,“乡村弱”“城镇挤”问题稳步解决。全力做好控辍保学等工作,工作案例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案例。普通高中普及发展加快。推进全省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对29所特色发展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评估认定工作。推进高中教育普及攻坚,“大班额”比例从2018年的39.1%下降到2019年的19.7%。职业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坚持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出台《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争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高地迈出坚实步伐。国家首个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落户江西,6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成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省份。2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更名获批。全省录取高职学生24.1万人,超额完成扩招任务,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和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荣获两金,实现我省奖牌、金牌零的突破。105所职业院校401个专业参与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144所中职学校达标,遴选确定了30个中职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专门召开“双一流”建设推进会。新增ESI前1%学科7个,总数达16个。召开全省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省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0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持续推进优质资源共享,20所试点高校2.15万人次跨校选修课程120门。我省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顺利完成,4年来,全省高校主动停办或停招268个专业点,80%的新申请设置专业为我省经济发展急需专业,以本为本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以奋进之心书写“改革卷”,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蹄疾步稳。坚持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教育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活力迸发。改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推动出台《加快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江西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35》等重要文件。“四市三校”改革试点有序实施。考试招生改革稳慎推进。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启用全省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电子化管理平台,推进招生录取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优化高招录取批次,扩大平行志愿范围和数量,高招录取规范有序,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加快选课走班试点,新高考改革各项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完善考试招生管理机制,启动新一轮标准化考点建设,考试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7大类27项考试招生平稳有序,实现了“三无一稳”的工作目标。教育信息化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从“网”向“云”蝶变。全省教育骨干网基本建成,全省大中小学校全部接入教育省域网。“赣新远程互动课堂”深度助力教育援疆。合作开放水平明显提升。7所高校与中科院直属院校成功签约。“留学江西行动计划”成果明显,120多个国家的7000余名留学生在赣学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129个。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成立4个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推动出台《关于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新增1所孔子学院,以主宾省份亮相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合作共赢的格局日益显现。

(五)以服务之心书写“贡献卷”,教育融入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主动。集聚人才资源,激发教育创新要素活力,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人才工作取得实效。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增“长江学者”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大力实施“井冈学者奖励计划”,遴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40名、青年井冈学者101名。全省学校引进博士以上人才1400余名。围绕服务稳定和扩大就业,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院校开展各类培训达50余万人次。科学研究再创佳绩。南昌航空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1项优秀科技成果获2018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占获奖总数的60.7%;22项一等奖中,高校获18项,占比81.8%。新增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落实省政府《关于依托高校科研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发展的意见》,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实施意见》。成功举办2019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来自7个国家500余名专家开展深度交流。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共签署10余项合作协议,国际合作创新研究院加快发展。“双创”教育续结硕果。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3金17银49铜,连续四届蝉联“优秀组织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江西)活动在上饶成功举行,吸引全国19个省市102个项目团队交流创新创业经验,推介洽谈扶贫项目。高校毕业生留赣比例首次突破50%,达51.32%。就业统计工作创造经验,并2次向全国推介。

(六)以真挚之心书写“师资卷”,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深化。切实把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培养补充力度持续加大。招聘到岗中小学教师1.69万人,其中中央“特岗计划”为农村中小学补充教师6421人。持续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招收定向师范生5517名(其中乡村幼儿园教师654名),创历史新高。全年分两批选派2700余名音体美专业师范生赴农村实习支教,有效缓解了部分农村学校音体美专职教师不足问题。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强化。修订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办法》,制定了《江西省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办法》《江西省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办法》以及教师师德负面清单,对违反师德师风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以乡村优秀教师支月英为原型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全国上映,90后乡村教师程风获评全国“最美教师”,特教教师张俐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首批165名援疆教师圆满完成支教任务凯旋。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了一批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七)以为民之心书写“公平卷”,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夯实教育公平基础,扩大教育惠民广度。资助育人创新举措。义务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制,得到胡春华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学生资助工作获“全省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全年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约218万人,资助金额约45.56亿元(不含义务教育“两免”)。精准扶贫温暖人心实施控辍保学夏季攻坚,1.3万在校无学籍学生补建学籍,努力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零辍学。加强就业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15个百分点。营养改善计划持续实施,119万名农村学生吃上了营养安全的“热餐”。纾解难题惠及民生印发《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近40万名城区中小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南昌市校内课后服务全面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九江市10余万名学生享受课后服务。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88.72%,中小学校(幼儿园)校长陪餐制覆盖率达到98.7%,居全国前列。始终对各类“三违”行为保持高压严管态势,查处违规学校73所,清退各类违规收费450万元。坚决依法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排查校外培训机构8314个,整顿不合法机构5084个,关停1654个。

(八)以责任之心书写“治理卷”,教育系统治理能力和效能显著提升。着力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持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夯实发展“硬基础”。2019年,中央安排我省教育转移支付约145亿元,比上年增长6%。全省财政教育经费约1150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8%,居中部地区首位、全国前列。各地持续加大投入,南昌市千方百计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吉安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在5%以上。织密法治“教育网”。积极筹建全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结集出版《法治引领 平安成长》。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与省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向乡村学校延伸工作的通知》,全省城市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4400余名。“学宪法讲宪法”和“百万网民学法律”活动参与人数突破310万人。强化督导“压责任”。深入实施省督学海外研修计划,进一步提升了全省教育督导工作专业化水平。选取上饶市、吉安市开展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试点,开展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和市县高质量发展 “教育发展”考评工作,全面压实全省各级地方党政教育工作职责。教育部“落实全教会,奋进迎华诞”首场1+1发布采访活动在我省成功举办,受到16家中央媒体关注。扭紧校园“安全阀”。全年增加校舍面积约800万平方米,连续19年实现“校舍安全年”。高规格部署教育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工作,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加强中小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排查校园安全管理漏洞及隐患。学校宗教、意识形态领域、网络安全和政治安全平稳有序,与统战、公安等部门齐心协力,确保了70年大庆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委厅成为全省唯一在全国“第六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中获批先进的单位。

一年来,在上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其他各项工作也整体有力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管理规范有序,教育电视、网络、期刊、出版等宣传媒体在展示教育成就、传播先进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为基层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持续加强,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的辛勤耕耘、不懈奋斗!在此,我谨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关心支持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准确把握发展形势

2020年十分特殊,特别关键,是一个具有标志性、转折性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交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相互激荡,公平和质量“两大主题”历久弥新,建设教育强省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两大目标”催人奋进。特别是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何时复学有待科学研判形势后再行确定,安全复学需要做好方方面面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夺取抗击疫情全面胜利和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两副重担”我们使命在肩。可以说,全省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仍然并存。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些大背景、大前提、大逻辑,以利于更好掌握主动、把准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开局之年,要更加健全制度、提升能力,确保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趋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部署。去年11月,省委召开了十四届十次全会,对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作了精心安排。其中涉及教育领域的部署要求集中体现在省委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第八项“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民生保障制度,推进幸福江西建设”中“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部分。

做好2020年教育工作,要围绕四中全会和省委十次全会提出的“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决策部署,胸怀大局、把握大势,自觉把教育工作融入其中来思考、来谋划,以感恩奋进的精气神,争创新时代“第一等的教育工作”。同时,教育部将围绕“聚焦全党共同推进的改革任务、教育系统专责推进的改革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协同推进的改革任务、需要率先探索的改革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对重大改革提供研究咨询评价服务”等五种类型的改革任务,制定具体任务分解表。我们也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研究全省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的长效机制和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要更加奋发有为、科学谋划,确保如期交账、谋好新篇。“十三五”规划收官要盘点、要交账。《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民”。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义务教育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1所拥有若干一流水平学科的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3-5所拥有若干个同类高校领先学科的大学排名位次明显前移,若干所高职院校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等等。这些都是重点领域的关键定性、定量指标,是硬任务。要认真对照这些指标,加快推进,确保圆满收官。

“十四五”规划开启要起步、要奠基。制定“十四五”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围绕目标任务,跟去年下发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及今年下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35等重要文件紧密衔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制定五年规划、三年框架、两年目标、一年计划。全省教育系统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本区域或本领域未来五年重要发展目标、重大项目建设等,尽量争取更多教育领域的项目纳入到各地“十四五”规划的大盘子,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各地各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十四五”规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之年,要更加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教育扶贫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2020年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承载着4600万江西人民的梦想和追求。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要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当前,我省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仍有短板,有的地方控辍保学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还存在上学困难;农村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有薄弱环节;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到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等。下一步,要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作标准上更加精准聚焦,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要更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作风建设和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去年,我省分两批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系统还实施了“奋进之笔”,解决了一批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2020年要把巩固好主题教育成果、深化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后续工作。特别是要认真总结、大力弘扬疫情防控中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给党旗增辉添彩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果巩固好,不断转化为推动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前,江西正处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关口。我省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确立,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教育支撑引领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亟待增强,等等。我们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夯实教育发展的组织领导、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保障要素,推动江西教育自身强起来;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起来。

三、2020年工作安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实现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创新,根本靠人才,基础是教育。站在新的历史关口,科学谋划全省教育工作,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砥砺奋进。经工委研究,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十四届八次、十次全会和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要求,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提出的“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夺取抗击疫情全面胜利和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相结合,紧扣教育强省目标,持续打好“学前教育补齐短板、义务教育巩固提升、高中教育普及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争创一流”五大攻坚战,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书写江西教育“奋进之笔”,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我省教育系统打造成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领域。

坚定不移抓好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论述,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对江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把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列入培训轮训课程和全省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委厅还将研究制定推进全省教育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落实举措,请各地各校认真实施。

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把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全省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效机制。要着重抓好教育部即将出台(修订)的《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的贯彻落实。深入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今年上半年,委厅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建工作责任的意见》,推动压实高校党建工作责任。统筹做好民办高校、中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坚持和完善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加强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抓好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抓住关键少数来带动绝大多数。要系统推进统战工作,组织召开全省教育系统统战工作会议,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认真对照十四届省委第七轮巡视高校反馈的问题,在抓好工委自身整改的同时,加强对接受巡视的11所高校整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指导和督促其他省管高校未巡先改等工作。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坚守教育阵地,对出现课堂教学口无遮拦、网络建设管用缺失、教职工引进把关不严、传播政治类有害信息等问题,严肃问责。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浮”作风问题,推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自觉转变作风。委厅也将继续按照《关于主动接受省纪委省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主动接受监督,全力支持和保证驻厅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切实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育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

要突出铸魂固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持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筑牢信念之基,厚植家国情怀。要注重发挥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教材,深化红色文化教学实践,继续举办好“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等特色活动,增设《红色文化十讲》课程赛事,组织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化“三全育人”,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数字马院”建设,办好“思政大讲堂”栏目,开展好“十百千宣讲团”校园巡讲,组建授课团,抓好集体备课、开展好周末大讲堂。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工作举措》,探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开展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要建好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此次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鲜活案例,组织教师讲好战“疫”思政课,重点将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社会各界齐心抗疫等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开展《战“疫”思政课堂》教学比赛和《我的……是战“疫”超人》征文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要注重全面培养。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结合教育部即将出台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三个文件,研究制订我省实施意见。要加强教体融合,主动与有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商沟通机制,共同加强和改进体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实施第二批“五个一百美育工程”,扎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培养学生艺术情操。结合疫情防控后续工作,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做好垃圾分类教育工作;按照与各设区市签订的防控责任书,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考核工作,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要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研究出台我省实施意见,做好课程设计,把劳动教育摆到应有位置,让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要凝聚育人合力。孩子的成绩单应该是家庭、教师、社会共同的成绩单,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的教育。要以县(区)为主,积极推广和普及制度化家校共育模式,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家校互动共育、社区联动优化,带动学生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整体优化。继续深入开展省级家校合作试点工作,支持和鼓励一批家校合作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工作,引领和带动全省家校合作共育工作引向深入,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弱项

关于基础教育方面的工作,今年上半年,还将适时召开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专门部署。在这,我就一些重点工作作个强调。

学前教育要在扩大普惠上下功夫。要围绕今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和“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要建1所公办园,2000人以下的小村联合办园”等任务要求,紧扣时间节点,打好攻坚战。去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公办园的发展势头良好,成绩来之不易。下一步,要做好公办园师资补充等保障政策配套,在继续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建设普惠园,督促指导各地及时制定普惠园认定及扶持办法的实施细则,落实扶持政策;小区配套园治理还要集中攻关,确保按要求全面完成;启动并开展好“无证园”治理,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建立制止无证办园的长效管理监督机制。

义务教育要在巩固提升上使力气。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将提高质量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年底前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达到省定标准,到年底完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继续做好“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不失学不辍学,其他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要抓好《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巩固提升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今年要着力推动6个试点县(区)抓好提升达标,并择优申报国家督导评估认定。要继续深入推进课后服务,城区学校要“应开尽开”,今年秋学期要基本做到全覆盖,农村学校可以通过试点先行推进。要对接好“真爱梦想”项目,跟进做好项目申报和遴选工作,积极争取公益爱心项目助力素质教育。要扎实做好招生工作,把好规范入学关。今年秋季入学,全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必须100%电脑随机录取,要特别注意做好前期宣传解释引导工作。

高中教育要在普及攻坚上出实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省在国家要求基础上,提出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不低于92%”“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大校额比例控制在3%以内”的更高要求。这是硬任务,各地要压实工作责任,加大经费保障,确保如期完成。今年重点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持续做好省级特色高中评估认定工作,整体提升普通高中育人水平。

(四)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密集支持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将国家职教20条和我省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和要求落实到位,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服务能力。

全力建设改革创新发展高地。在教育部指导支持下,我们正在全力申请国家职教改革创新发展高地,争取以关键领域、关键要素、关键制度为突破口,探索职业教育系列重大改革,为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力提升江西教育的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还要按照省部共建任务要求,确保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如期实现试运行。

提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水平。努力推动职业院校与国内一流企业和大型企业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优化省级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建设省级职业院校实习管理平台,打通校企人才供需渠道;出台系列激励政策,鼓励校企开展深度合作;把高职院校与一流企业、大型企业合作情况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高职质量年度报告重要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为职业院校与一流企业、大型企业开展合作畅通联系渠道。启动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遴选和认定,扩大“1+X”改革试点范围,力争每个毕业生至少拿到1项技能等级证书。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推动学校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对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对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院校进行中期验收。进一步做好职业本科教育试点,打造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龙头院校。启动本科层次“普职融合”试点,在地方本科院校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按照职业教育的模式和要求培养人才。以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招生主体,扩大专升本规模,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加大县级中职学校建设力度,夯实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各地要按照与普通高中4:6的学位配比标准加强县级中职学校建设,新增高中阶段教育学位重点安排在中职学校。

加快推进继续教育发展。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尽快补齐继续教育短板。重视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各种学习需求。依托慕课、赣教云、开放大学、“学习强国”等平台,多渠道扩大继续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组织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活动,建设学分银行,推进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的学分互认,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大力完善社区教育指导机构体系,努力新增一批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探索建立推进机制,加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和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五)着力促进高等教育争创一流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办好高等教育要认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做好“双一流”总结评估。“双一流”第一个周期即将期满,要对建设情况做一个系统总结、评估;对第二个周期也要总体规划、布局,积极做好申报工作,推动一批学校、专业进入“双一流”行列或前列,进而带动全省其他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全省高校的整体学科建设水平。高校要对照各自确立的标杆学校、标杆学科,进一步明确目标、摸清家底、找准差距、奋起直追。同时要做好自身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深化对口支援,持续加强对我省省级“双一流”高校的定向支持,增加对口受援高校。

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要遵循“四个回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积极推进“双万计划”,全面实施本科教育质量再提升计划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构建我省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认真总结我省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经验,启动全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引导高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工作主线,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扎实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予点授权审核工作,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组织全省高校参与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打造更多的学科高峰和人才高地,促进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成长。实施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导师培训制度。做好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评优工作,提升研究生论文质量。继续推进研究生助力“三大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能力。

(六)巩固提高教育服务发展能力

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奋力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聚人才、破难题、谋良策、强支撑。

加强协同创新发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2+6+N”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全省高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依托已建立的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幸福产业、绿色食品、生态环保等十大产业产教联盟,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助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大南昌都市圈建设需要,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化都市圈教育事业发展环境。助力景德镇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支持建设“陶大小镇”科教园区等。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搭建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平台,办好第三届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做好现有江西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建设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着重建好国际合作创新研究院,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更多在江西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孵化园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服务国家和全省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改革高校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广大教师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要围绕“稳就业”要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要注重利用“线上双选会”等形式,发挥好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要持续深化“双创”教育,开好“双创”课程,推动“双创园”、孵化园建设。办好第六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做好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筹备工作。要稳定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留赣比例,积极引导大学生留赣就业创业。强化对建档立卡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帮扶,力争有就业意愿的实现100%就业。

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坚持控辍保学力度不减,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继续推动“双负责制”落地见效,坚决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孩子失学、辍学。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继续实施好营养餐供餐和“明厨亮灶”工程,落实校长陪餐制度,确保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要注意加强统筹,将赣南原中央苏区、罗霄山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国定贫困县的教育事业发展置于全省教育总体格局中重点谋划设计,确保各项政策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委厅机关要做好牵头负责的深度贫困村和定点帮扶村的帮扶工作,各地各校也要做好定点帮扶。

(七)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通过深化综合改革,破除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教育领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继续推动《加快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江西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35》等重要改革文件落地见效。加强对“四市三校”改革督促推动,力争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大力推进部省合建、省部共建、省院(中科院)合作、省校合作、省际合作和省企合作,积极争取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到我省创办高水平大学或合作办学。积极推进共青科教城校城融合,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师资力量等开放共享。以共青科教城为示范,推动全省高校校际学分认定和转换,实现优质课程、仪器设备、图书情报信息等共享共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和定位,科学编制高等学校设置规划,重点推动江西飞行学院设置,争取早日获批设立;把独立学院转设作为高校设置工作的重点,推动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等独立学院转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有效防范办学风险。积极稳妥推进高校所属企业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推进优质资源共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省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委厅今年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厅长突破项目来重点推进、重点突破。最近应对疫情,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年的重点是推动“四个一”(建好一条“路”,造好一批“车”,搭好一朵“云”,完善一批机制)落细落实,提高“互联网+教育”水平。要建好“路”,加快校园网建设,彻底打通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要造好“车”,着力推进“智慧(数字)校园”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覆盖面。要搭好“云”,针对已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完善和用好“赣教云”“学习强国”等平台,推进“专递课堂”课程开发、网络学习空间运用,进一步拓宽线上教学途径。要研究完善配套机制,在激发各地各校的积极性、创造性上多想办法。

稳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要加强改革调研,研究制定《江西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改革配套文件。加大投入,推进全省考试机构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市、县考试机构职能整合和队伍建设。完善高考综合改革保障条件,启动省级教育考试命题基地建设,加快新一轮标准化考点项目建设,确保今年高考能如期使用。全面提升考试招生管理效能,压紧压实考试招生主体责任,切实落实“一线规则”,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指导、对考试招生重大事项要亲自把关、协调和督察。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要坚持组考标准不降低、措施保障更有力、应急处置更全面,确保各类考试招生安全平稳有序。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不仅要更好地服务教育强省建设,也要积极为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教育助力。围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与教育部一起办好2020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办好海外教育展等活动。继续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落地,做好来赣留学生、外教的管理服务。这次应对疫情过程中,国际教育展示了很好的形象。要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学习“鲁班工坊”办学经验,探索开办海外“天工学院”。支持职业院校创新教学团队、优秀专业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围绕“一带一路”这条“线”,推进孔子学院建设,大力支持陶瓷、中医药等特色项目走出去。

(八)大力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教师是兴教之源、立教之本。今年要继续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用“制度之力”推进“教师之治”。

要把良好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抓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贯彻落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既要扬优,弘扬高尚师德,推进教育部师德师风基地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开展好教师节庆祝活动和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开展“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宣传推介活动。也要惩劣,严惩害群之马,确保教师队伍纯洁干净,维护人民教师光辉形象。

要把提高能力素质作为核心要求。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做优做强师范院校,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做好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江西师大公费师范生招生培养及履约管理工作。继续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和组织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赴农村小学实习支教志愿服务。抓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实施,加大名师名校长等骨干教师及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培养。

要把完善管理制度作为主要抓手。按照“省管总量、市管调剂、县管使用”的原则,加大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配备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化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继续完善岗位设置,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更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要把落实地位待遇作为重要保障。坚持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今年国家将就此开展专项督导,各地要高度重视,严格按政策要求抓好落实。要落实好教育部即将出台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重振师道尊严。全面抓好强师惠师政策落实,积极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为广大教师营造心无旁骛、安心从教的育人环境。要认真贯彻“教师减负二十条”,制定我省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实施意见,重点整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借用人员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时间还给教师,把宁静还给校园。

(九)持续筑牢教育事业发展基础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创新工作举措、积极争取支持,使教育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环境更加友好、发展后劲更可持续。

确保资金投入。今年财政支出增幅放缓,大家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钱用在刀刃上。但同时,该争取的我们要积极争取,努力增加中央和省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各地也要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优先保障,予以优先落实。

用好督导利剑。研究出台我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适时召开全省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工作部署会,指导各设区市逐一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全省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要在抓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巩固提升监测督导的同时,研究制定优质均衡督导评估规划,着力推动试点县(区)抓好提升达标,择优申报国家督导认定。做好国务院对省政府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迎评工作,全面启动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工作,同时督促指导设区市开展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

加强宣传引导。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奋斗新时代”等主题,加强媒体通联,线上线下结合,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推动广大师生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将学习积分纳入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范围和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年度考核。加强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力争年内首批高校文化创意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以“赣教云”为基础,建设教育融媒体并融入省级融媒体。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打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品牌。通过“正、暖、亮、新”的正面宣传,讲好江西教育故事、唱响江西教育声音。

守护校园净土。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一失万无。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教育领域风险防控,高度警惕、切实防范敌对势力对教育系统的政治和宗教渗透。做好“七五”普法收官,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建好全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提升普法工作水平。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深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全面加强校外培训和教育APP治理。全面抓好校园网络安全、食品安全、校舍校车安全、实验室(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开展好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和打击“校闹”、校园欺凌、非法校园贷以及其他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人身安全的涉黑涉恶行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同志们,今年抗击疫情要决胜、“脱贫攻坚”要决战、“十三五”规划要收官、“教育强省”要推进,一项项重任压在肩,一件件要事需破解。今年各项任务能不能如期收官、能不能圆满收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政治站位高不高、攻坚能力强不强、改革措施实不实。

一要讲政治,始终对表对标。全省教育系统要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谋教育、尊重规律办教育,自觉把教育事业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定位,自觉向总书记看齐,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要把教育事业放在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二十四字”工作要求中来谋划,对照目标找差距,对照标准查不足,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要攻难关,聚焦靶向发力。今年,教育工作落实、收官、开局的任务很重,要求我们更加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要守底线、抓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敢于主动触及和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发展思路、工作举措,特别要注意开门办学、开门办校、开门办教育,主动向基层一线,向兄弟院校、兄弟部门、兄弟省(市、区),甚至国外学习,努力在教育改革攻坚中找办法、求突破、开新局。要攻难点、创亮点,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形成精准的解决举措。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科学统筹教育治理实践中的各项任务、协调组织各项举措,向内挖潜、向外借力,全力把我省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三要强法治,提升治理水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办事业”的定位,传统行政管理的思维,会议、文件、检查的方法。要改变这种习惯,增强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手段,在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治理上出实招、见实效。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总书记就特别强调,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我们要认真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法治在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和依法防控疫情等方面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注重完善教育政策决策、执行、评估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科学性,重视和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增强教育部门的公信力。在这里我要强调,法治应当成为我们教育系统每个单位、每个干部基本的思维方式、基本的办事方式、基本的处事规则。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当“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

四要促落地,终端检验成效。今年全省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已经明确,接下来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抓细化,扑下身子抓落实。要认真对照指标,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梳理研究各项落实举措,列出任务清单,强化责任落实,构建清晰、明确、可追溯的闭环责任链条,确保各项部署落地生根。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是简单、生硬地下指标、分任务,而是要加强服务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努力打通服务师生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到基层和终端去创造和检验工作成效。

当前,抗击疫情进入了决战决胜阶段,防疫工作必须毫不放松。各地各校要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工作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认真细致做好校园管控、在线教学、开学预案等各项工作。我们宁可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任务考虑得更艰巨一些,也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委厅有关处室要加强指导,做好保障服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克时艰,一定能够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志们,决胜蓝图已绘就,收官奋进正当时。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8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气象路58号      电话传真:0791-85273252